昨天(4月6日)下午,本刊编辑部专门召开了一次研讨会,面对当前的出版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。除了研讨应对审稿组织和学术不端等问题以外,重点分析了现在的稿件处理情况。总的情况是:来稿量不少,但可录用的稿件不多。现将有关情况通报一下,并给作者提出一些建议。
一、基本情况
(1)发稿情况。本刊月刊,一年12期。由于对稿件的篇幅没有严格的限,致使稿件的篇幅越来越长,占用了有限的期刊资源。原来在128页的情况下,最多一年发表330篇,而现在即使增加1每期6个页码,一年才能发表280篇。
(2)来稿情况。平均每月来稿量基本维持在百篇左右,年来稿量在1200篇左右,但通过同行审稿的文章并不多,即使年发稿量在不到280篇的情况下,编辑还是感觉有价值、质量好的稿源紧张。从来稿的范围来讲,比较广泛。除了本校以外,主要集中在几个同类院校和同学科优势的院校。其他的二本院校的来稿也占到了20%,但能通过审稿的就更少。最近在安排的刊期中动力机械、机械工程、电气工程、通讯工程和控制工程等传统主学科栏目具有不足之感。
(3)审稿情况。从审稿的结果来看,退稿的稿件中近90%是同行审稿中有一人明确表示不宜录用或暂时不宜录用。退稿的理由或者说是焦点主要集中在:选题一般,创新性不强,分量不足;论证不充分,证据单薄而逻辑不严;表达不清,论述不完整,疑点太多;就事论事,缺乏理论提升,层次偏低。粗略分析下来,其中因选题和表述问题被退稿的占到一半的比例,因论证和表述问题被退稿的也占到30%以上。
二、几点考虑
(1)宁缺勿滥。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》的出版不追求数量上的指标,注重质量的提升,宁做一点好,不为一般多。
(2)鼓励创新。宁录创新不完整,不爱重复通篇空。除了通过审稿把握以外,借助数据库比对文字复制比来筛除重复性稿件。一方面在本校师生中约请开创性的、探索性的处女作,为学校的新人和新方向、交叉学科提供出版平台;在拟退稿(不太完善)的稿件中,寻找选题新颖、创新性强而表述和论证欠缺的稿件,花功夫协助作者提升层次。
(3)压缩篇幅。不能因为优质稿件不多而放任单篇文章的篇幅,坚持以精炼表达为目标,注重实质内容的表达,挤压表述中的水分。
(4)调整计划。增加页码尽量集中在上半年,下半年基本维持正常页码,减少下半年发稿的录用量——也就是说,下半年的来稿的录用量增加,上半年的来稿录用率降低——一般发稿周期是8个月,开春投稿基本上是年底发表。
(5)加强组稿。加强与学科带头人的联系,落实已经答应为学报提供的专稿,充实“探索与争鸣”栏目。
三、几点建议
(1)建议作者注意来稿的时间段,因为本刊不积压稿件,随录随发,所以投稿的时间段影响到稿件的录用率,一般来讲现在开始到年底,为明年上半年准备稿件,录用比例会高一些。
(2)建议作者针对本刊和本刊审稿人的审稿重点,在文章的选题和创新性方面尽力加强,注意论证的严密性。特别是我赞同:引言体现文献占有,结论体现理论高度,结果体现研究深度,论证体现材料组织的逻辑性。
(3)特别提醒:注意写作后从“质疑”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的文章。